本计计语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有的称为兵家)老子《道德经》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揭示了万物第有与无相互依存、相互变化的规律。中国古代军事家尉缭子把老子的辩证思想运用到军事上,进一步分析虚无与实有的关系。《尉缭子·战权》中说:“战权在乎道之所极,有者无之,安所信之?”主张以“无”道假象迷惑敌人,乘敌人对“无”习以为常之际,化无为有,以虚为实,出其不备,打击敌人。可见,本计对特点是,制造一种假象,有意让敌人识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后又化无为有,化假为真,化虚为实;真的攻击敌人了,而敌人确依然以为是假对,不作防备,从而为我所乘,战而胜之。
推荐古诗:
九日、
寄扬州韩绰判官、
齐安郡后池绝句、
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
闺怨、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
宿野庙(众响渐已寂)、
二月二十四日作(棠梨花开社酒浓)、
家园小酌(满林春笋生无数)
推荐诗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岸谷之变 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落黄泉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吃烟火食 烟火食:熟食。道教以为仙人可以不吃熟食。旧时用来称赞诗文立意高超,言词清丽,不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