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农历四月,蒲松龄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清顺治元年蒲松龄 5岁。李自成军陷北京,崇祯帝自缢。清兵入关;李自成军败走。清定都北京。顺治十四年(1657年)蒲松龄 18岁。与刘氏成婚。顺治十五年(1658年)蒲松龄 19岁。初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第一进学,受到当时做山东学道的文学家施闰章的奖誉,“名藉藉诸生间”(乾隆《淄川县志》卷六《人物志》)。顺治十六年(1659年)蒲松龄 20岁。与张笃庆、李希梅结郢中三友。顺治十七年(1660年)蒲松龄 21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元年(1662年)蒲松龄 23岁。长子蒲箬生出生。康熙二年(1663年)蒲松龄 24岁。应乡试未中。康熙四年(1665年)蒲松龄 26岁。在本邑王村王永印家坐馆。康熙九年(1670年)蒲松龄 30岁。八月,应江苏宝应知县、同邑友人孙蕙之聘,南游做幕。康熙十年(1671年)蒲松龄 31岁。春、夏在宝应、高邮。秋辞幕返里。三子蒲笏生。康熙十一年(1672年)蒲松龄 32岁。四月,随本邑缙绅高珩、唐梦赉游崂山。秋应乡试未中。康熙十二年(1673年)蒲松龄 33岁。在本县丰泉乡王观正家坐馆。康熙十四年(1675年)蒲松龄 35岁。应乡试未中。四子蒲筠生。康熙十八年(1679年)蒲松龄 40岁。开始在本县西蒲村毕际有家坐馆。三月,已作成之狐鬼小说初步结集,定名《聊斋志异》。高珩为之作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蒲松龄 44岁。作《婚嫁全书》。长孙蒲立德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蒲松龄 45岁。作《省身语录》。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蒲松龄 48岁。春,结识大诗人王士祯。夏,王士祯来信索阅《聊斋志异》。秋,蒲松龄应乡试,因“越幅”被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蒲松龄 51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蒲松龄54岁。春,山东按察使于成龙慕名邀请,到济南作客数日。馆东毕际有病逝,蒲松龄作《哭毕刺史》八首。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蒲松龄58岁。选《庄列选略》。朱缃寄诗、札,续借《聊斋志异》未读到的稿本。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蒲松龄63岁。暮春赴济南,滞留数月,应乡试未中。王观正病卒。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蒲松龄67岁。作《药祟书》。朱缃抄录《聊斋志异》全书毕,题诗三首。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蒲松龄70岁。岁暮,撤帐归家,结束在毕家三十年的西宾生涯。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蒲松龄71岁。十月,与张笃庆、李尧臣同举乡饮介宾。康熙五十年(1711年)蒲松龄72岁。五月,王士祯病逝,蒲松龄有《五月晦日夜梦渔洋先生枉过,不知尔时已捐客数日矣》四首挽之。十月,赴青州考贡,为岁贡生,受知山东学政黄书琳。作俚曲《墙头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蒲松龄74岁。八月,刘氏病卒。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蒲松龄76岁。正月,病逝。
推荐古诗:
阳春歌、
南湖春早、
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塞上曲、
酬郭给事(洞门高阁霭余晖)、
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
殢人娇(玉瘦香浓)、
四块玉(雁北飞)、
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推荐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相思难表,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
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比物此志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瞅不睬 不看也不答理。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堪一击 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 不露圭角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