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问管仲说;“我想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能办到么?”回答说:“不急于创始,不急于作新,等到条件成熟再随之行事。不可以个人好恶损害公正原则。要调查了解人民之所恶,以便自身为戒。黄帝建立明台的咨议制度,就是为了从上面搜集贤士的意见;尧实行衢室的询问制度,也是为了从下面听取人们的呼声;舜有号召进谏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谏鼓立在朝堂上,可以准备人们上告;汤有总街的厅堂,可以搜集人们的非议;周武王有灵台的报告制度,贤者都得以进用。这就是古代圣帝明王能够常有天下而不失、常得天下而不亡的原因。”桓公说;“我也想效法他们实行这项制度,应当叫什么名字呢?”回答说:“名称可叫作‘喷室的咨议制度’。就是说:国家法度要简而易行,刑罚要审慎而无人犯罪,政事要简而易从,征税要少而容易交足。老百姓有在这些方面提出君主过失的,就称之为‘正士’,其意见都纳入‘喷室’的咨议制度来处理。负责办事的人员,都要把受理此事作为本职工作,而不许有所遗忘。这项‘喷室’的大事,请派东郭牙主管。此人是能够为正事在君主面前力争的。”桓公说:“好”。
推荐古诗:
送友人、
花非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寻天台山、
相思、
绝句(生当作人杰)、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第二回回头诗(一局输赢料不真)、
临江仙(壁上红旗飘落照)
推荐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比肩并起 比:并。肩并肩地一齐起来。比喻同时相随而起。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辨真伪 辨:分辨。伪:虚假。无法辨别真的和假的。
-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求甚解 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