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注释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梁甫吟注释

梁甫吟注释

查看梁甫吟全诗

①据人民文学出版社《乐府诗选》(余冠英注),这篇为齐地土风,或题诸葛亮作,是误会。②齐城:齐都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城北八里。③荡阴里:又名“阴阳里”,在今临淄城南。④累累:连缀之貌。这二句是说三坟相邻,坟形大略相似。⑤田疆古冶子:据《晏子春秋·谏下篇》载,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事齐景公,以勇力闻名于世。晏婴因他们三人,“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他劝景公设计除掉他们,景公同意了他的意见,因将二桃赠给三士,让他们计功食桃。公孙接自报有搏杀乳虎的功劳,田开疆自报曾两次力战却敌,于是各取了一桃。最后古冶子说:“当年我跟随君上渡黄河,战车的骖马被大鼋鱼衔入砥柱中流,我年少又不会游水,却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杀死了大鼋鱼。当我左手拿着马,右手提着鼋头跳出水面的时候,岸上的人们都误认为是河伯。我可以说最有资格吃桃子,二位何不还回桃子?”公孙接、田开疆二人听后皆羞愧自刎而死。古冶子见此,凄然地说:“二友皆死,而我独生,不仁;盛夸己功,羞死二友,不义;所行不仁又不义,不死则不算勇士。”因此,他也自刎而死。⑥排:推也,这里是“推倒”的意思。南山:指齐城南面的牛山。⑦绝:毕,尽。地纪:犹“地纲”。“天纲”与“地纪”,指天地间的大道理,如“仁”、“义”、“礼”、“智”、“信”等。这二句是说三士文武兼备,既有排倒南山的勇力,并且深明天地纲纪的真谛。一说,三士以勇力出名,无所谓文,“文”当作“又”。这两句诗,似本《庄子·说剑篇》:“此剑上决浮云,下绝地纪。”《庄子》两句都是说剑,这两句都是说勇。“地纪”就是“地基”。⑧一朝:一旦。⑨晏子:齐国大夫晏婴,历事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乃齐国名相。

推荐古诗: 石鼓歌青楼曲二首忆秦娥(临高阁)和侄女王城(东风未肯入东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沁园春(孤馆灯青)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渔家傲(东望山阴何处是)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热文成语

  • 安家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鳌鸣鳖应  比喻声气相通,互相感应。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拨云撩雨  比喻男女间的挑逗。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讳之门  讳:忌讳。指说话可以直言不讳的地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