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生日争议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刘彻生日争议

刘彻生日争议

查看刘彻全诗

  《史记》王太后传云“未生而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而索隐《汉武故事》云“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汉书》王太后传云“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史记》与《汉书》皆以武帝生于景帝即位后而孕于文帝去世前,汉文帝崩于后七年六月己亥(公元前157年7月6日)时武帝在孕期内,六月丁未(公元前157年7月14日)景帝即位,如以七月七日算武帝当生于汉文帝后七年七月七日(公元前157年8月10日)而当年为甲申年;若据《汉武故事》云“帝以乙酉年七月七日生于猗兰殿”,则武帝生于景帝元年乙酉年七月七日(公元前156年7月31日),与《史记》、《汉书》所记“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相差一年,且孕期超过十三个月(公元前157年7月6日文帝去世之前怀孕至公元前156年7月31日武帝出生)非一般正常孕期,所以应以《史记》、《汉书》所记“未生而文帝崩,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为武帝生年依据。

  《史记》汉武帝本纪云“孝景四年,以皇子为胶东王。孝景七年,栗太子废为临江王,以胶东王为太子。孝景十六年崩,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汉书》汉武帝纪云“年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为皇太子,母为皇后。十六岁,后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以《史记》和《汉书》所记武帝当生于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而为周岁,至孝景四年四岁立为胶东王,至孝景七年七岁立为皇太子,孝景十六年十六岁太子即位为孝武皇帝,武帝当生于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而当在三月份或三月前应不出十个月的孕期,《汉武故事》所记日期“乙酉年七月七日”当不可信。根据《史记》、《汉书》王太后传“景帝即位,王夫人生男”,武帝应生于汉文帝后七年六月丁未(公元前157年7月14日)景帝即位之日。

  如果以汉景帝元年(公元前156年)出生当在三月份或三月之前的春季,如果以汉文帝后七年(公元前157年)出生当在六月份景帝即位之后或六月之后后半年。

推荐古诗: 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村舍燕秋夕北青萝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早寒有怀滕王阁诗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好事近(月未到诚斋)

推荐诗句: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叶落当归根,云沉久必起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昂藏七尺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