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我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注释①乙亥: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②李易安:即李清照,号易安居士。③璧月初晴:暮雨初晴,璧月上升。璧月,以圆形的玉比喻圆月。④黛云:青绿色像眉似的薄云。⑤禁苑娇寒:皇帝苑园不许宫外人游玩,故称禁苑。娇寒,嫩寒、微寒。⑥前度遽如许:意为再来临安时,局势变化如此之快。⑦香尘暗陌:街道上尘土飞扬,往来车马很多。⑧宣和旧日:指宋徽宗宣和年间汴京的繁华盛况。⑨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意为在战争中流离失所,人已衰老,所作词反而更觉痛苦。缃帙,书卷。流离,散失。风鬟,头发散乱的样子。三五,指旧历正月十五夜。⑩江南无路:江南已沦陷。残钮:残灯。
推荐古诗:
钱塘湖春行、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西江月(山下旌旗在望)、
春日偶成两首(极目青郊外)、
孟门行(黄雀衔黄花)、
采桑子(画堂灯暖帘栊卷)、
采桑子(西风半夜帘栊冷)、
采桑子(小堂深静无人到)、
采桑子(樱桃谢了梨花发)、
采桑子(昭阳忆得神仙侣)
推荐诗句: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笨嘴拙舌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秉烛夜游 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 不避斧钺 斧钺:古代的兵器。不躲避斧钺之类的兵器。形容将士英勇无畏,或烈士忠义不屈。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矜不伐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毛之地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