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未明】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1]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2]
颠之倒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3]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4]
推荐古诗:
池上即事、清明、除夜作、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乐游原、从军行、得乐天书、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驻马听(明月中天)、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推荐诗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推荐游戏:
【不见眼中人】的下一句是什么、【后人得之传此】的下一句是什么、【青山横北郭】的下一句是什么、【赵客缦胡缨】的下一句是什么、【留君到晓无他意】的下一句是什么、 【羽客何双双】的上一句是什么、【两家随分斗金钿】的上一句是什么、【红尘塞路歧】的上一句是什么、【柳宿光中添两星】的上一句是什么、【聚敛贡城阙】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安常守故 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 安然如故 还象原来那样安安稳稳。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犀擢象 擢:提升。比喻提拔才能出众的人。
-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逞之徒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 不动声色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