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1]
争教两处消魂。[2]
相思相望不相亲,[3]
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4]
药成碧海难奔。[5]
若容相访饮牛津,[6]
相对忘贫。[7]
推荐古诗:
送路六侍御入朝、日射、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自励二首(平生最恶牢骚语)、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示儿(父子扶携反故乡)、乌夜啼(纨扇婵娟素月)
推荐诗句: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推荐游戏:
【万户垂杨里】的下一句是什么、【楼倚霜树外】的下一句是什么、【住近湓江地低湿】的下一句是什么、【上阳人】的下一句是什么、【秦山忽破碎】的下一句是什么、 【岂可久在王侯间】的上一句是什么、【泪下如流泉】的上一句是什么、【心绪逢秋一似灰】的上一句是什么、【梦中欢笑亦胜愁】的上一句是什么、【复愁明年还暂时】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登大雅之堂 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