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薤露篇(天地无穷极)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薤露篇(天地无穷极) 赏析

薤露篇(天地无穷极)

作者:曹植 朝代:魏晋

【薤露篇】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1] 。 人居一世间,忽若风吹尘。 愿得展功勤[2],输力于明君。 怀此王佐才[3],慷慨独不群。 鳞介尊神龙[4],走兽宗麒麟[5] 。 虫兽犹知德,何况于士人? 孔氏删诗书[6],王业粲已分[7] 。 骋我径寸翰[8],流藻垂华芬[9] 。

推荐古诗: 代赠二首之一滕王阁诗行宫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赞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肙烟眉)金陵十二钗正册—贾探春(才自清明志自高)寒月吟(夜起数山川)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

推荐诗句: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推荐游戏: 【人生无家别】的下一句是什么【雪盖宫楼闭】的下一句是什么【看君颍上去】的下一句是什么【落帆金华岸】的下一句是什么【[1] 令人惭漂母】的下一句是什么【常随步辇归】的上一句是什么【但恐花不实】的上一句是什么【空馀汴水东流海】的上一句是什么【胡中无花可方比】的上一句是什么【平生志在兹】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鱼入舟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师回朝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 兵无常势  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不知道有汉朝,三国魏及晋朝就更不知道了。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