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 赏析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有会而作并序】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

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暮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风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多余师。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注释

粥者:施粥以赈济饥民的人。这里指齐人黔敖。据《礼记·檀弓》记载,齐国遭遇饥荒,黔敖在路上准备饭食以赈济饥民。有一个饥民蒙袂而来。黔敖说:“嗟来食!”饥民扬目而视之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于不食而去,最后饿死。蒙袂:以袖遮面,是羞于见人的表示。嗟来:吆喝声,是一种不敬的招呼。吝:恨。徒没:白白死掉。自遗:自失。这四句是说:自己时常称许施粥者的慈善心肠。而深感蒙袂饥民行为之不当,吃嗟来之食何足为恨,结果自己白白饿死。这是作者愤激之言,实质上他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查看全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译文

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尚未收获,我这长期务农的老汉,又遇上了灾荒之年,来日方长,饥患未了。一年的收成,既然已无指望,日常生活所需,仅能勉强维持不至断炊。近十多天来,开始感到饥饿困乏。一年将尽,深有感慨,写下此诗以抒发怀抱。现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话说出来,后代子孙又怎么能知道呢?...查看全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鉴赏

此诗题为《有会而作》,“会”即会意之会,指有所感悟和领会。诗通篇直抒胸臆,写其所感和所思,而把具体的事由放在序中作为背景交代。究其缘起,乃是值岁暮之际,新谷未收,又适逢灾年,粮食匮乏到了难以充饥的地步。这种困厄艰苦的境遇似毫无诗意可言,而诗人却从中激扬起对生命的执着之情。诗的首二句,概括了自己贫寒的一生。...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长相思(一重山)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澄迈驿通潮阁二首(余生欲老南海村)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缟素临江誓来胡)无题(孩儿立志出乡关)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沁园春(孤馆灯青)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题西太一宫壁(柳叶鸣蜩绿暗)

推荐诗句: 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推荐游戏: 【铅粉凝春态】的下一句是什么【木秀遭风折】的下一句是什么【[2] 想得家中夜深坐】的下一句是什么【渐失乡国处】的下一句是什么【 清凉近高生】的下一句是什么【将船远行役】的上一句是什么【蹴鞠瑶台边】的上一句是什么【当年颇似寻常人】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去何时还】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夜同欢歌酒筵】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俾昼作夜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得人心  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