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 赏析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

作者:陶渊明 朝代:魏晋

【有会而作并序】

旧谷既没,新谷未登。

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

登岁之功,既不可希;朝夕所资,烟火裁通。

旬日以来,始念饥乏。岁云暮矣,慨然永怀。

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 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风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多余师。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注释

粥者:施粥以赈济饥民的人。这里指齐人黔敖。据《礼记·檀弓》记载,齐国遭遇饥荒,黔敖在路上准备饭食以赈济饥民。有一个饥民蒙袂而来。黔敖说:“嗟来食!”饥民扬目而视之说:“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于不食而去,最后饿死。蒙袂:以袖遮面,是羞于见人的表示。嗟来:吆喝声,是一种不敬的招呼。吝:恨。徒没:白白死掉。自遗:自失。这四句是说:自己时常称许施粥者的慈善心肠。而深感蒙袂饥民行为之不当,吃嗟来之食何足为恨,结果自己白白饿死。这是作者愤激之言,实质上他是不食“嗟来之食”的。...查看全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译文

陈谷已经吃完,新谷尚未收获,我这长期务农的老汉,又遇上了灾荒之年,来日方长,饥患未了。一年的收成,既然已无指望,日常生活所需,仅能勉强维持不至断炊。近十多天来,开始感到饥饿困乏。一年将尽,深有感慨,写下此诗以抒发怀抱。现在我如果不把心里话说出来,后代子孙又怎么能知道呢?...查看全部

有会而作(弱年逢家乏)鉴赏

此诗题为《有会而作》,“会”即会意之会,指有所感悟和领会。诗通篇直抒胸臆,写其所感和所思,而把具体的事由放在序中作为背景交代。究其缘起,乃是值岁暮之际,新谷未收,又适逢灾年,粮食匮乏到了难以充饥的地步。这种困厄艰苦的境遇似毫无诗意可言,而诗人却从中激扬起对生命的执着之情。诗的首二句,概括了自己贫寒的一生。...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战城南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春梦歌(春梦随云散)开元乐(心事数茎白发)耶溪泛舟春宫曲送张五归山菊花除夜宿太原寒甚(寄语天涯客)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推荐诗句: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豪华尽成春梦,留下古今愁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

推荐游戏: 【笛奏龙鸣水】的下一句是什么【[1] 向晚猩猩啼】的下一句是什么【剧辛乐毅感恩分】的下一句是什么【下可理情性】的下一句是什么【所以读君诗】的下一句是什么【江入大荒流】的上一句是什么【水与晴空宜】的上一句是什么【胡马欲南饮】的上一句是什么【因述其行而赠是诗】的上一句是什么【月明多上小桥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性难移  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骄不躁  不骄傲,不急躁。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主故常  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