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宫之奇谏假道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宫之奇谏假道 赏析

宫之奇谏假道

作者:左丘明 朝代:先秦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

  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

  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听,许晋使。

  宫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腊矣。在此行也,晋不更举矣。”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

  对曰:“克之。”

  公曰:“何时?”

  对曰:“童谣曰:‘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炖炖,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

  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执虞公.及其大夫井伯,从媵秦穆姬。而修虞祀,且归其职贡于王,故书曰:“晋人执虞公。”罪虞公,言易也。

推荐古诗: 白鸠辞行路难(大道如青天)叹花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清秋)万山潭作滕王阁诗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使至塞上

推荐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推荐游戏: 【君失臣兮龙为鱼】的下一句是什么【越王勾践破吴归】的下一句是什么【蚕饥妾欲去】的下一句是什么【[1] 渚宫东面烟波冷】的下一句是什么【早晚重欢会】的下一句是什么【将老身反累】的上一句是什么【军师拥熊虎】的上一句是什么【笑杀山公醉似泥】的上一句是什么【羁离各长成】的上一句是什么【盘筵占地施】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秉笔直书  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打自招  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