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老氏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奸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于不振当是之时,吏治若救火扬沸,非武健严酷,恶能胜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职矣。故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下士闻道大笑之”。非虚言也。汉兴,破觚而为圜,斫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不至于奸,黎民艾安。由是观之,在彼不在此。
酷吏列传序译文及注释
一天,韩昭侯与属下亲信一起吃瓜,他故意将手中的瓜掉在地上,然后表示惋惜。属下立即将自己手中的瓜分献给韩昭侯。韩昭侯借此举考察属下对他的忠诚。子之为燕相时,一天坐在厅堂上故意说:...查看全部
酷吏列传序赏析
司马迁亲身受过酷吏的残害。本文是《酷吏列传》的序,表明了司马迁反对严刑峻法,实行德政的主张。这篇序言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用孔子、老子的话,阐明了道义的重要作用。第二层从“太史公曰”到...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书怀、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骄儿诗、点绛唇(寂寞深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推荐游戏:
【颠狂柳絮随风舞】的下一句是什么、【菱叶萦波荷飐风】的下一句是什么、【回头下望人寰处】的下一句是什么、【住近湓江地低湿】的下一句是什么、【君行虽不远】的下一句是什么、 【预将书报家】的上一句是什么、【经永嘉】的上一句是什么、【我独不得出】的上一句是什么、【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的上一句是什么、【五马莫留连】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头傲脑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板上钉钉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 鼻息如雷 鼻息:鼾声。打呼噜的声音就象打雷一样响。形容熟睡时鼾声大作。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不刊之论 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 不可一世 一世:一时。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不牧之地 不能牧养牛马的地。指荒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