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听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归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译文
每年都要到御史处去核对刑律。...查看全部
上枢密韩太尉书创作背景
公元1056年,苏轼、苏辙兄弟随父亲去京师,在京城得到了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第二年,苏轼、苏辙兄弟高中进士,“三苏”之名遂享誉天下。苏辙在高中进士后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查看全部
上枢密韩太尉书赏析
此文是苏辙19岁时写给韩琦的信。选自《栾城集》卷二十二。枢密韩太尉(即韩琦),当时任枢密使(掌管军事大权)。“太尉”,秦、汉时官名,掌兵权。枢密使相当于太尉,所以称韩琦为太尉。 作...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绝句漫兴九首(眼见客愁愁不醒)、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寄令狐郎中、曲江、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浣溪沙、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上太行(西风落日草斑斑)、浣溪沙(旧向长堤缆画桡)
推荐诗句: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推荐游戏:
【[2]
蜀道之难】的下一句是什么、【朝天数换飞龙马】的下一句是什么、【太宗常以人为镜】的下一句是什么、【泪尽罗巾梦不成】的下一句是什么、【谁开湖寺西南路】的下一句是什么、 【绝笔于获麟】的上一句是什么、【人间天上稀】的上一句是什么、【水石相喷薄】的上一句是什么、【笑杀山公醉似泥】的上一句是什么、【好去莫回头】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不欺 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端待举 有很多事情等着要兴办。
- 败鳞残甲 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尝辛苦 备:尽、全。尝:经历。受尽了艰难困苦。
- 弊绝风清 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欢而散 很不愉快地分手。
- 不惑之年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 不解之缘 缘:缘分。不可分解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