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昭君怨·送别赏析
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此二句暗写离别。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查看全部
昭君怨·送别注释
⑴桓伊三弄:桓伊,字叔夏,小字子野。东晋时音乐家,善筝笛。《世说新语·任诞》载:“王子猷(徽之)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送贺宾客归越、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咏怀古迹五首、玉台观、乐游原、滞雨、登科后、送张五归山、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堕)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
推荐游戏:
【云天属清朗】的下一句是什么、【西涉清洛源】的下一句是什么、【[1]
鬓毛遇病双如雪】的下一句是什么、【一宵光景潜相忆】的下一句是什么、【我今题此诗】的下一句是什么、 【对烛俨成行】的上一句是什么、【訇然中开】的上一句是什么、【恍惊起而长嗟】的上一句是什么、【孤蓬万里征】的上一句是什么、【行乐须及春】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指撕毁。背叛誓言,撕毁盟约。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筚门闺窦 筚门:柴门;圭窦:上尖下方的圭形门洞。形容穷苦人家的住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