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赏析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作者:陈师道 朝代:宋朝

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
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赏析

陈师道中年受知于苏轼,由苏轼推荐为徐州教授。两年后,苏轼因党祸被贬杭州;陈师道不避流俗横议,不顾上官阻拦,托病请假,送苏轼直到南京(今河南商丘)。五年之后,苏轼再贬为宁海军节度副使...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过昭君村锦瑟望江梅(闲梦远,南国正芳春)临洞庭湖赠张丞相点绛唇(寂寞深闺)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生查子(关山魂梦长)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

推荐诗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柳絮风轻,梨花雨细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

推荐游戏: 【飞湍瀑流争喧豗】的下一句是什么【昭王白骨萦蔓草】的下一句是什么【归来池苑皆依旧】的下一句是什么【钿砌池心绿苹合】的下一句是什么【[3] 儒风爱敦质】的下一句是什么【前行若无山】的上一句是什么【溪午不闻钟】的上一句是什么【狂客归舟逸兴多】的上一句是什么【宁惧恶溪恶】的上一句是什么【汉朝公卿忌贾生】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 不甘示弱  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 不轨之徒  不守法纪或图谋作乱的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教之教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 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