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一再讲到狩猎驯养的情景,可见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 中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倘若这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的话,那就表明周代尚处在由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的阶段。狩猎所获, 或用作食物,或用来驯养(吃不完时养起来供以后食用)。这两种情况,《周易》都说到了。另一方面,从所记农业生产的情形看,显然还比较原始,而且经常发生抢夺粮食的暴力事件。这说明农 业生产还未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来源,还得靠狩猎和畜牧作为重要的补充。
周人的发祥地在今天的陕西一带。今昔对比,沧海桑田的巨变给人的感慨不知是忧是喜。今日的陕西,恐怕找不到一个地方 可以狩猎,找不到一处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找不到一处可以开垦的处女地……今日的陕西,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黄土地、浑浊的黄河、信天游、窑洞和古铜色的黄皮肤。俱往矣,昔日肥沃繁茂的草原,今朝已变为现代化的钢筋水泥丛林和网络。
推荐古诗:
村居苦寒、
舟中晚望、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蝶恋花(六月天兵征腐恶)、
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
木兰花(三年流落巴山道)、
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
戚氏(晚秋天)
推荐诗句: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波涛汹涌 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