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代卫国大夫)石骑仲去世,没有嫡子,只有庶出的儿子六人,于是请掌卜的人卜占那个儿子可以立为后人,掌卜人说:“如果沐浴并佩带玉器就能得到吉兆。”于是其中五人都去沐浴佩玉。只有石祁子说:“(居丧应该穿着丧服,悲哀憔悴),哪有在父亲丧事期间而沐浴佩玉的人呢?”他就不沐浴佩玉。这是《 礼记• 弓》 篇中的一段文字。如今写文章的人却不这样写,必定写道“沐浴佩玉就能得到吉兆,五人就这样作,单单祁子不这样作,还说:‘哪有在父亲丧事期间象这样子的人呢?'” 似乎也足能概括出这件事,然而古文中的意思就减弱多了。
推荐古诗:
对酒、
悲陈陶、
江亭(水流心不竞)、
望江南(多少恨)、
洛桥晚望、
桃源行、
洞仙歌(冰肌玉骨)、
采桑子(人生易老天难老)、
念奴娇(鲲鹏展翅)、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凌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禁忌 百:所有的,不论什么;禁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博学多才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服水土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