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兴起,大概所在中古时代吧?《易经》的作者,大概有忧患、艰难吧。所以履卦所教人行礼,它所建立德业之初基,为其根本。谦卦教人卑己尊人,虚心忍受,所道德的把柄。复卦教人除去物欲,教人从善,是德性的根本。恒卦是教人始终如一,恒久不已,它是道德稳固之所由。损挂是教人惩忿窒欲的道理,为修德的工夫。益卦教人迁善改过,使德性日益宽大。困卦教人穷困不乱,守着正道,是道德的分辨。并卦教人德泽似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以达到道德的地步。巽卦是教人因势利导,是道德的制宜。履与礼相通,能和顺人情,处世和睦,是吾人立身行事所因应到的准则。谦虚待人,则益得他人敬仰,德业自然更加尊贵而光明。复卦微小的一阳位于群阴暗味之下,但不为五阴所掩没,能于迷途未远旋即回复,而辨别万事万物的是非善恶,事物与环境过于复杂,必使人引起厌倦,惟有恒心,才能克服一切,不为外物的复杂而厌倦,方有成功之日。损卦惩忿窒欲和克己复礼的功夫是修身的起步,是很艰难的,所以说“先难”。以后日久习惯成自然,便容易了。益卦进德修业,长久的增裕自身的德行而无须设防,故弄玄虚,以蒙骗他人。在困境中,虽困穷然足以磨练身心,“困于心,衡于虑,然后作”,故能通。井虽是固定,但泉涌流通不息,日月迁徙而弥长新。巽顺人理,因势利导,隐而不露。履卦是教人以礼的实践为基础,而和顺地去行事。谦卦是教人以礼自制,使性行巽顺。复卦是教人反求诸己,回复自然本性。恒卦是教人始终不二,坚定德行。损卦是教人摒除私欲,以修德远害。益卦是教人损上益下,增兴福利。困卦是教人艰苦奋斗到底,不怨天,不尤人而少忿怒。井卦是教人辨识义理的来源。巽卦是教人顺合时宜,能行使权便,当即立断。
推荐古诗:
骄儿诗、
晚泊浔阳望庐山、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戏题磐石、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绝句(扁舟明月两峰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六言诗(山高路远坑深)、
七律(别梦依稀咒逝川)
推荐诗句: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百星不如一月 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比喻量多不如质优。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擘肌分理 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三瓦 比喻不能要求齐全。
- 不甘寂寞 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