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9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韦庄在鄜州过寒食节,此间他曾到城外踏青游赏,将见到的春日美景和当地的民俗写成了五首七绝。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清爽怡人,令人回味。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全都融注在他细腻的笔端。
推荐古诗:
峨眉山月歌、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玉台观、
安定城楼、
早寒有怀、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寄荆州张丞相、
齐天乐(天涯已自愁秋极)、
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推荐诗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案无留牍 桌案上没有积压的公文。形容办理公务干练、及时。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折不回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差累黍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