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赏析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作者:韦庄 朝代:唐朝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雕阴寒食足游人,金凤罗衣湿麝薰。
肠断入城芳草路,淡红香白一群群。
开元坡下日初斜,拜扫归来走钿车。
可惜数株红艳好,不知今夜落谁家。
马骄风疾玉鞭长,过去唯留一阵香。
闲客不须烧破眼,好花皆属富家郎。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鉴赏

公元89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韦庄在鄜州过寒食节,此间他曾到城外踏青游赏,将见到的春日美景和当地的民俗写成了五首七绝。全诗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清爽怡人,令人回味。诗人对生...查看全部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部分译文

郑覃,是原宰相郑王旬瑜的儿子,因其父勋劳的恩荣所及,补弘文校理,历任拾遗、补阙、考功员外郎、刑部郎中等职。宪宗元和十四年(819)二月,升为谏议大夫。宪宗任用五名宦官为京西北和籴使...查看全部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注释

⑴丙辰年:即公元890年(唐昭宗乾宁三年)。⑵好是:意同“好似”。花树:此指亭亭玉立的女子。⑶撩乱:纷乱。...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秋夕宫辞忆梅赠柳竹里馆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满江红(试问琵琶)戏笔(野菊荒苔各铸钱)

推荐诗句: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推荐游戏: 【三时大笑开电光】的下一句是什么【暝色入高楼】的下一句是什么【征客无归日】的下一句是什么【[20] 连峰去天不盈尺】的下一句是什么【餐霞楼上动仙乐】的下一句是什么【为我吹行云使西来】的上一句是什么【嵩阳玉女峰】的上一句是什么【余响入霜钟】的上一句是什么【红粟备晨炊】的上一句是什么【此叹无人谕】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暗室求物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聱牙诘曲  聱牙:不顺口;诘曲:曲折。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
  • 把素持斋  把:遵守。斋:斋戒。指信佛者遵守吃素,坚持戒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次之迁  次:顺序,等第;迁:官位升迁。比喻超出常规的提升官级。
  • 不耻下问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