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笃,他闻听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后,十分叹惋,便创作了一些思念、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便为其中一首。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夏历七月,杜甫自成都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作乱。于是转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此时才获悉李白正在当涂养病,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推荐古诗:
醉时歌、
曲江二首、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望江南(多少恨)、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忆秦娥(临高阁)、
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春昼(朱城报春更漏转)
推荐诗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才如渴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年偕老 偕:共同。指夫妻共同白头到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逼上梁山 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