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友情甚笃,他闻听李白被朝廷放逐的消息后,十分叹惋,便创作了一些思念、称颂李白的诗篇,《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便为其中一首。公元762年(宝应元年)夏历七月,杜甫自成都送严武入朝,至绵州(今四川绵阳市),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作乱。于是转赴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此时才获悉李白正在当涂养病,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推荐古诗:
钱塘湖春行、
夜雪(已讶衾枕冷)、
悲陈陶、
赋得妾薄命、
三台令(不寐倦长更)、
登望楚山最高顶、
殢人娇(玉瘦香浓)、
中秋对月有怀(未卜三生愿)、
杂感(侧身天地苦拘孪)、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黯然无色 指事物失去原有光彩,变得暗淡无光。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乏先例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
- 不合时宜 时宜:当时的需要和潮流。不适合时代形势的需要。也指不合世俗习尚。
- 不计其数 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