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归战解析

归战解析

查看归战全诗

  本篇以《归战》为题,旨在阐述对退归之敌作战应注意掌握的原则,同前篇《逐战》一样,仍属追击作战的问题。它认为,对于退归之敌,必须在查明其退归原因后,再决定是否追击。凡属兵疲粮尽的“归师”,可以派兵追击之;但对为了保存实力而主动撤退归国之敌,就不可以轻率拦击它。本篇所引之“归师勿遏”,乃孙子所论用兵八则之一,意思是,对于退归本国的敌人不要去拦击。孙子此论虽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不无其一定正确性,但若对敌之“归师”情况、原因不加具体考察和分析,就一律主张“勿遏”的话,则未免失之偏颇了。本篇在继承孙子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对敌之“归师”情况、原因能作具体分析,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较好地体现了用兵的灵活性。应当说,这比孙子当时提出的“归师勿遏”的主张,则更加符合战争实践的客观需要。东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三月,曹操率军围攻张绣于穰城,不久因得悉袁绍将袭许昌而解围北归,张绣于是乘机率众尾随追击,而此时荆州刘表遣兵援救张绣屯驻于安众,正凭险固守以扼曹操归路。曹操军至安众,前后受敌,不得前进。在此情势下,曹操巧施计谋,利用夜暗“凿险伪遁”,并设伏兵以待张绣来追。天明之后,张绣误认曹操已经败逃,遂率全部兵马追来,曹操挥军配合伏兵夹击,大败张绣军。事后,曹操在回答荀彧问题时说张绣的失败在于“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曹操此论并没有说到实质性问题。事实上,张绣的失败并不在于他率军阻扼了曹操“归师”,而在于他对此“归师”情况缺乏正确分析和判断,轻率出兵追击,结果中了曹操伪遁诱歼之计。

推荐古诗: 沐浴子忆住一师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入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行香子(天与秋光)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红豆词(南国秋深可奈何)少年游(去年相送)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千秋岁引(别馆寒砧)

推荐诗句: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热文成语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国富民  使国家安定,使人民富裕。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水鉴心  白水:清水;鉴:照。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可思议  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 不露声色  声:说话的声音;色:脸上的表情。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
  • 不愧不作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