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鲁国君想让乐正子执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个消息,高兴得一晚上都没有睡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能力很强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他有知道深谋远虑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又问:“他识多见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又问:“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为人很善良。” 公孙丑又问:“仅仅好善就足够了吗?” 孟子说:“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的人,何况是鲁国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那么四海之内的人们都将不远千里而来告诉他善良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不喜好善良,那么人们就会说:‘瞧他那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早就知道这种人了。’洋洋自得的声音和样子,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读书人都止步于千里之外,那么谗媚奉迎的人就会前来。和谗媚奉迎的人一起相处,国家要想治理好,可能吗?”
注释1.乐正子:人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2.訑:(yi夷)《玉篇·言部》:“訑,訑訑,自得也。”这里用为自得之意。
推荐古诗:
百花亭晚望夜归、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舟中晚望、
新晴野望、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满江红·怒发冲冠、
滇海曲(海滨龙市趁春畲)、
苏慕遮(向来痴)、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推荐诗句: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宅上升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不可胜言 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