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鲁国君想让乐正子执政。孟子说:“我听说这个消息,高兴得一晚上都没有睡觉。” 公孙丑问:“乐正子能力很强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问:“他有知道深谋远虑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又问:“他识多见广吗?” 孟子说:“不。” 公孙丑又问:“那么你为什么高兴得一晚上都睡不着呢?” 孟子说:“他为人很善良。” 公孙丑又问:“仅仅好善就足够了吗?” 孟子说:“喜好善良就优于天下所有的人,何况是鲁国的人呢?一个人如果喜好善良,那么四海之内的人们都将不远千里而来告诉他善良的事情。一个人如果不喜好善良,那么人们就会说:‘瞧他那洋洋自得的样子,我早就知道这种人了。’洋洋自得的声音和样子,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读书人都止步于千里之外,那么谗媚奉迎的人就会前来。和谗媚奉迎的人一起相处,国家要想治理好,可能吗?”
注释1.乐正子:人名,姓乐正,名克。鲁国人。2.訑:(yi夷)《玉篇·言部》:“訑,訑訑,自得也。”这里用为自得之意。
推荐古诗:
过华清宫(新丰绿树起黄埃)、
念昔游三首(李白题诗水西寺)、
渡桑乾、
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
陇头吟、
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
碧云天,、
浣溪沙(道字娇讹语未成)、
浣溪沙(门外东风雪洒裾)、
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煮)
推荐诗句: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兽炉沉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写入相思传、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东风且伴蔷薇住,到蔷薇、春已堪怜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 不今不古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不可移易 不能动摇、改变。
- 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 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