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断无灭”——说空又要超越空,对空也不能执著。这一段对话是承接上一段对话的,佛进一步强调对“空”本身也不能执著,所以告诫须菩提也不要说“诸法断灭”这种把“空”绝对化的话,这就是标目所谓“无断无灭”。前人这样解释:“如来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须菩提落断灭见,是故令离两边。”当然也有的版本中第一句话中没有“不”字,那这段话就成这样:“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表面上看似乎更容易理解。
推荐古诗:
夜雪(已讶衾枕冷)、
云居寺孤桐、
旅宿、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新晴野望、
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
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
渔家傲(万木霜天红烂漫)、
满庭芳(三十三年)、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热文成语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鸟朝凤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 百岁千秋 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补天柱地 修补天,支撑地。比喻伟大的功勋。
- 不哼不哈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