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xiè),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
郑板桥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二甲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 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 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画作为《兰竹图》。
推荐古诗:
古风(登高望四海)、
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金谷园、
寄韩潮州愈、
岁暮归南山、
游子吟、
陇西行、
齐州送祖三、
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
推荐诗句: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阿姑阿翁 阿:名词的前缀。姑:丈夫的母亲。翁:丈夫的父亲。指公公婆婆。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百代过客 指时间永远流逝。
- 博采众长 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丰不杀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 不见棺材不落泪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不绝于耳 绝:断。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 不可理喻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不偏不倚 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 不知进退 不知道应当前进还是应当后退。比喻无决断。也形容言语行动没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