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堠雪三句:堠 , 古代了望敌情之土堡,或谓记里程的土堆。龙堆,沙漠名,即白龙堆。《汉书·匈奴传》扬雄谏书云:“岂为康居、乌孙能逾白龙堆而寇西边哉!”注:“孟康曰:‘龙堆形如土龙身,无头有尾,高大者二三丈,埤者丈,皆东北向,相似也,在西域中。’”②阴磷:即阴火,磷火之类,俗谓鬼火。 ③中宵起舞:《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 , 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辛弃疾《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前韵》:“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④金笳:指铜笛之类。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类似笛子。刘禹锡《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日暮还城邑,金笳发丽谯。” ⑤须知三句:谓要知道古今的世事犹如棋局,或胜或负,翻覆无常。 ⑥蛮触:《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有“触蛮 之争”之语,意谓由于极小之事而引起了争端。白居易《禽虫十二章》之七:“蟭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之争蜗角中。” ⑦混同江:指松花江。见《清一统志·吉林一》:“混同江,在吉林城东,今名松花江。”
推荐古诗:
江亭(水流心不竞)、
过勤政楼、
霜月(初闻征雁已无蝉)、
齐州送祖三、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浣溪沙(风压轻云贴水飞)、
采莲曲(两船相望隔菱茭)、
狼星四首(爝火犹争焰)、
点绛唇(采药归来)、
度浮桥至南台(客中多病废登临)
推荐诗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萃出群 拔:超出。萃:原谓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指聚集在一处的人或物。超出一般,在众人之上。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伶百俐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 败柳残花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彼竭我盈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