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筝】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听筝(抽弦促柱听秦筝)译文
平常国君用来勉励民众的是官职和爵位。可是国家得以兴旺的根本却是农耕和作战。现在民众用来求取官职和爵位的方法都不是农耕和作战,而是靠花言巧语和空洞无物的说教,这就让民众学习奸诈巧舌,...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游龙门奉先寺、夜归鹿门歌、连昌宫词、念奴娇(水天空阔)、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塞下曲(玉帛朝回望帝乡)、长门怨(君王宠初歇)、古游侠呈军中诸将(少年负胆气)、房中思(新桂如蛾眉)
推荐诗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推荐游戏:
【汉家战士三十万】的下一句是什么、【开筵引祖帐】的下一句是什么、【我浮黄河去京阙】的下一句是什么、【余亦南阳子】的下一句是什么、【[1]
令人惭漂母】的下一句是什么、 【知非佁儗人】的上一句是什么、【云霄窃暗窥】的上一句是什么、【迁客西还有几家】的上一句是什么、【初为霓裳后六幺】的上一句是什么、【老大嫁作商人妇】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旄黄钺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并蒂芙蓉 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 补偏救弊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