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滂 朝代:宋朝
远山矗立在静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积雪未融,雪光反射,让人更觉寒冷,仿佛那寒气正透过疏疏的罗幕,直往身上钻。太阳渐渐升起,照得空气也逐渐变得煦暖起来,暖气流仿佛在呼呼地向上升腾。五彩朝霞映满半边天,有一线霞光穿过挂满冰凌的层檐,一直射入房内。用精致的酒杯满满地斟上一杯新酿的香气馥郁的葡萄美酒,然后一饮而尽,以取暖御寒,迎接严冬的挑战。虽然数九寒天刚刚开始,可看看院中的那株瘦骨嶙峋的早梅,向阳的枝头已经含苞待放,春天的脚步渐渐临近了。...查看全部
这是一首节令风情词,是作者在冬至日宴饮席上所作,表现的是冬至日的气候特征和当时的民俗风情。“长至日”即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此日北半球白昼最短,气温较低,从此日开始“数九”。宋人较重此节,据《东京梦华录》载,京师“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亦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词的上片渲染严冬气氛;过片写饮酒御寒,迎接严冬的挑战;结拍则以庭下早梅的含苞待放,预示春天即将来临。“少年游”调见晏殊《珠玉词》,其名取自词中“长似少年时”句,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等。双调,48字至52字。 “遥山雪气入疏帘,罗幕晓寒添。”雪气:指雪后的冷气。罗幕:丝绸做的帘幕。两句大意是:远山矗立在静穆的清晨之中,山上积雪未融,雪光反射,让人更觉寒冷,仿佛那寒气正透过疏疏的罗幕,直往身上钻。这两句描写冬至日的严寒,写“入疏帘”之“雪气”来自“遥山”,显然是一种错觉,但遥望山上之积雪,(古诗~百科)确能使人倍觉严寒,因此又是合情合理的,让人容易理解,语言别致,写景如画。“罗幕”一词既增添了词中的绮丽色彩,其质地又和“雪气”形成反衬,让人感觉不胜其寒。...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月夜登阁避暑、湘中、剑客、采桑子、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洞仙歌(冰肌玉骨)、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念奴娇(横空出世)、水调歌头(久有凌云志)、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
推荐诗句: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推荐游戏: 【从来多古意】的下一句是什么、【[6] 半壁见海日】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宿峰顶寺】的下一句是什么、【[2] 紫微北畔辞宫阙】的下一句是什么、【愿藏中秘书】的下一句是什么、 【垒曲便筑糟丘台】的上一句是什么、【假合作容貌】的上一句是什么、【东风吹作黄金色】的上一句是什么、【平台访古游】的上一句是什么、【时过北山头】的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