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地写战争,除了证明这一“王者之事”的重要外,也说明远古战争的频繁,几乎就像家常便饭,只要,心血来潮,就可以大动干戈,不顾百姓奴隶的死活,不管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劫难。
战争的动因和目的,在那时不外乎攻城掠地,抢劫财物,抓获俘虏作奴隶和献祭的牺牲品,或者是镇压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势力。这种带有原始暴力色彩的战争,很难说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全是“肉食者谋之”的事情,给平民百姓带来的结果除了灾难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可是,后来的所谓“史家”总要为某某君王讨伐某人的战争找出种种赞美的理由,竭力夸大某些并非真实的因素。“成者为王, 败者为寇”,几乎成了中国传统史家的心理定势。这个逻辑的实质,便是对强权、暴力和专制的顶礼膜拜,为战争贩子带上胜利的花冠。
今天来思考战争,应当完完全全跳出这种巢臼,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上,从社会经济稳定繁荣的全方位角度来提出问题,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推荐古诗:
府西池、
醉时歌、
题乌江亭、
嘲桃、
日日、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登鹿门山怀古、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晚泊浔阳望庐山、
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阔步 昂:仰,高抬。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参见“昂首阔步”。
- 安营下寨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 八面玲珑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必恭必敬 恭、敬:端庄而有礼貌。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不伏烧埋 伏:屈服;烧埋:烧埋银钱,旧时官府向杀人犯追缴赔给死者家属的埋葬费。比喻不伏罪或不听劝解。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