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知命的首先是大人,这个大人其实并不是指圣人,而是将自己比作儿童,只有儿童的智力和知识,而大人们知识丰富,所以崇尚那些年纪大的人,就称为大人。这种人端正自己,就是认识明确的人。其次是本性纯真的人,因为本性纯真,才能够率性而为,尽“人”的本性而求得发展与发达。再其次是安社稷之人,他们痛感人类社会的灾难、痛苦和混乱,力图安定国家,安定人民,使大部分人都能安居乐业。最末一等人就如妾婢淫妇一样,专会讨好取悦于上级,极尽阿谀奉承谄媚迎合之事,目的就是一个,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和饭碗,以免受危难、忧患之苦。这四种人,其实本性都是一样,都有人的本性,愿意生活得较好,但行为方式各各不同。这就是孟子强调行为方式的关键所在。
推荐古诗:
久不见韩侍郎,戏题四韵寄之、
柳、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忆秦娥(临高阁)、
洞仙歌(冰肌玉骨)、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
清平乐(风云突变)、
满江红(清颍东流)、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推荐诗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鱼书经岁绝,烛泪流残月、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往黑来 比喻变化极大。
-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匕鬯不惊 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经之谈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 不可救药 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不在话下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