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僚引述古代的事例规劝君主时,应当选取时代较近的前代史实,这群事势相接,说的人得到了强有力的证据,听的人足以引以为戒。《 诗经》 说:“殷监(同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即商朝)。”《 尚书》 说:“现在商朝已经葬送了自己的江山,我们周朝难道不深深地引以为鉴吗?”又说:“我不能不以商朝为信鉴。”又说:“谈乍爪幼天命的年欲不少了、只为不敬天事,不修其德,以致过早地亡了国。”周公旦作《无逸》 ,文中称颂商朝的中宗、高宗和祖甲三位国王,汉高祖命群臣谈论自己为什么能得天下,项羽为什么失天下,又命陆贾撰文论述秦朝之所以灭之的原因。张释之为汉文帝讲解秦、汉之间的历史,以此证明秦朝之所以失败,汉朝之所以成功的根源,贾山借秦朝作比喻,来说明朝代交替的原因。贾谊建议君主阅读有关商朝、周朝和秦朝历史的书籍。魏征给太宗上书说:“当隋朝尚未乱的时候,自以为必定不会灭亡;当隋朝尚未亡的时候,自以为必定不会亡。我希望现在的珍惜应以隋朝为鉴。”马周说:“隋炀帝嘲笑齐、魏亡国,今天看隋炀帝,也如同炀帝看齐、魏。”张玄素谏唐太宗整修洛阳宫说:“乾阳宫修成,隋朝瓦解,我担心陛下的过失比隋炀帝更甚。如果这项工程不停,我朝也将与隋朝一样陷于动乱!”《诗经》 和《 尚书》 所载,以及汉唐诸名臣的论述,是有国家之人的借鉴、负责谏议的大臣们也应当深入地学习,用心的体会。
推荐古诗:
杨柳枝(柳老春深日又斜)、
鹭鸶、
为有、
青溪、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
水龙吟(开时不与人看)、
七律(记得当年草上飞)、
沁园春(独立寒秋)、
如梦令(宁化)
推荐诗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八面见光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多力分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
-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要执本 秉:执,拿着;要:重要的;本:根本。指抓住要害和根本、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