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统治,有对布帛的征税,有对粮食的征税,有征发劳力的赋税,当然实际上不只有这三种征税,孟子仅是举这三种而言。要是真爱民,首先就要象周文王那样是要让人民富裕起来。人民富裕以后,才有多的上交给国家。如果人民都是贫困交加,有谁还能上交赋税给国家呢?所以国家对人民的征税,不能有太多名目,要衡量人民的能力、富裕程度,才能采取最佳行为方式。
推荐古诗:
清平乐(禁闱清夜)、
月夜忆舍弟、
寄远、
夜归鹿门歌、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洛阳女儿行、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七律(饮茶粤海未能忘)、
放歌(天地太无情)
推荐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如盘石 安:安稳;盘石:大石头。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形容非常稳固,不可动摇。
- 黯淡无光 黯淡:同“暗淡”,不明亮,昏暗。形容失去光彩。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前踬后 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 不堪回首 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