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是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写于公元759年(乾元二年)三月。当年三月,唐朝六十万大军败于邺城,国家局势十分危急。为了迅速补充兵力,统治者实行了无限制、无章法、惨无人道的拉夫政策。杜甫亲眼目睹了这些现象,怀着矛盾、痛苦的心情,写成“三吏三别”六首诗作。
推荐古诗:
听蜀僧浚弹琴、
有所思、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
春梦歌(春梦随云散)、
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归嵩山作、
离思五首其四、
点绛唇(寂寞深闺)、
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
推荐诗句: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鹔鹴换美酒,舞衣罢雕龙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故重迁 指安于旧俗,不轻易改变。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攻自破 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布袋里老鸦 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 拔十失五 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