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传十三部分翻译

列传十三部分翻译

查看列传十三全诗

  安重霸,云州人。生性狡猾,多有智谋。起初,从代北和明宗一起在武皇手下供事,因为犯罪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蜀地,蜀人看他是蕃人擅长骑射,便任为亲将。蜀后主王衍,幼年时继承王位,政治多有弊端。宦官王承休在宫中掌权,和成都尹韩昭内外勾结,专门收取美女声乐,以便得到蜀主的宠幸。武臣宿将都切齿痛恨他们。而安重霸谄媚奉承王承休,特别受信任。

  梁朝末年,岐下势力受到削弱,蜀人占领了秦、成、阶等州,安重霸游说王承休向蜀主请求镇守秦州。又在军中挑选山东骁勇士兵数千人,号称龙武都,蜀主以王承休为秦州军帅,以安重霸为副帅,都在天水。一年后,王承休想要求旄钺节仗,便献上陇西的花木,又说秦州山水秀美,人物出众,请后主来巡视,而韩昭助成这事。

  同光二年(924)十月,蜀主带着数万人,从剑阁准备经过兴州、凤州,再到秦州。到兴州时,遇上魏王李继岌的军队攻来,狼狈而回。王承休猛然听说后唐军队入川征讨,大为惊恐,想不出主意,向安重霸询问。回答说“:您有什么担心的?蜀地有不下十万的精兵,地势险要,哪有不取胜的?纵然东方军队都如狼虎般勇猛,怎么能进入剑门?然而国家有难,您受主上特别的知遇之恩,不应该不去救援,这里安置已定,不用操心,我愿随您去朝廷。”王承休一直信任他的忠诚。安重霸拿出秦州的金帛来贿赂各路羌人,从文州的山路回蜀地。王承休带龙武军及招置近一万人出发,命令安重霸掌管部署,当地百姓送行,秦州军队也排列成行。王承休登上车子,安重霸却在马前告辞说“:国家费尽力气才收复陇西,如随从您回南边,陇州立即会出漏子,还是请您自己去,我且为国家守护疆土。”王承休走了后,安重霸在秦州,听说明宗从河北发兵,立即派使者献上秦、成等州投降。

  天成初年,任阆州团练使,没多久,召回任左卫大将军,常常以奸佞揣测皇帝心意,明宗特别喜爱他。长兴末年,明宗对侍臣说:“安重霸是我的故人,献秦州归回国家,功劳不小,授任团练防御做报酬,恐怕不合招抚怀柔之道。”范延光说“:将校中有从河东、河北追随陛下的龙飞故人,有的还没当到团防一级官,现在如突然授给安重霸一处方镇,恐怕被人暗地议论。”明宗不高兴。没多久,还是授给同州节钺。清泰初年,调任西京留守、京兆尹。早先,秦雍二州之间,令长摆设酒食,私下向部民收买人心的,俗称“捣蒜”。安重霸镇守长安时,也这样做,所以秦人把他看作“捣蒜佬”。这年冬天,改任云州节度使,没多久,因病请示别人代理,这时家庭寄居在上党,安重霸回到家中便死去。安重霸善于取悦他人,喜欢送礼贿赂,当时人把他看作出众的人。

推荐古诗: 望庐山瀑布义鹘行夔州歌十绝句(其一)咏柳国民党党歌(三民主义)子夜歌(寻春须是先春早)古怨别塞下曲相思

推荐诗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傲慢无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白驹空谷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贤能者。比喻贤能之人在野而不能出仕。后也比喻贤能者出仕而谷空。
  • 白云苍狗  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 拜将封侯  拜为将领,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 不根之论  根:根据;论:言论。没有根据的言论。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