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部分翻译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列传十三部分翻译

列传十三部分翻译

查看列传十三全诗

  安重霸,云州人。生性狡猾,多有智谋。起初,从代北和明宗一起在武皇手下供事,因为犯罪投奔汴梁,在汴梁又因罪投奔蜀地,蜀人看他是蕃人擅长骑射,便任为亲将。蜀后主王衍,幼年时继承王位,政治多有弊端。宦官王承休在宫中掌权,和成都尹韩昭内外勾结,专门收取美女声乐,以便得到蜀主的宠幸。武臣宿将都切齿痛恨他们。而安重霸谄媚奉承王承休,特别受信任。

  梁朝末年,岐下势力受到削弱,蜀人占领了秦、成、阶等州,安重霸游说王承休向蜀主请求镇守秦州。又在军中挑选山东骁勇士兵数千人,号称龙武都,蜀主以王承休为秦州军帅,以安重霸为副帅,都在天水。一年后,王承休想要求旄钺节仗,便献上陇西的花木,又说秦州山水秀美,人物出众,请后主来巡视,而韩昭助成这事。

  同光二年(924)十月,蜀主带着数万人,从剑阁准备经过兴州、凤州,再到秦州。到兴州时,遇上魏王李继岌的军队攻来,狼狈而回。王承休猛然听说后唐军队入川征讨,大为惊恐,想不出主意,向安重霸询问。回答说“:您有什么担心的?蜀地有不下十万的精兵,地势险要,哪有不取胜的?纵然东方军队都如狼虎般勇猛,怎么能进入剑门?然而国家有难,您受主上特别的知遇之恩,不应该不去救援,这里安置已定,不用操心,我愿随您去朝廷。”王承休一直信任他的忠诚。安重霸拿出秦州的金帛来贿赂各路羌人,从文州的山路回蜀地。王承休带龙武军及招置近一万人出发,命令安重霸掌管部署,当地百姓送行,秦州军队也排列成行。王承休登上车子,安重霸却在马前告辞说“:国家费尽力气才收复陇西,如随从您回南边,陇州立即会出漏子,还是请您自己去,我且为国家守护疆土。”王承休走了后,安重霸在秦州,听说明宗从河北发兵,立即派使者献上秦、成等州投降。

  天成初年,任阆州团练使,没多久,召回任左卫大将军,常常以奸佞揣测皇帝心意,明宗特别喜爱他。长兴末年,明宗对侍臣说:“安重霸是我的故人,献秦州归回国家,功劳不小,授任团练防御做报酬,恐怕不合招抚怀柔之道。”范延光说“:将校中有从河东、河北追随陛下的龙飞故人,有的还没当到团防一级官,现在如突然授给安重霸一处方镇,恐怕被人暗地议论。”明宗不高兴。没多久,还是授给同州节钺。清泰初年,调任西京留守、京兆尹。早先,秦雍二州之间,令长摆设酒食,私下向部民收买人心的,俗称“捣蒜”。安重霸镇守长安时,也这样做,所以秦人把他看作“捣蒜佬”。这年冬天,改任云州节度使,没多久,因病请示别人代理,这时家庭寄居在上党,安重霸回到家中便死去。安重霸善于取悦他人,喜欢送礼贿赂,当时人把他看作出众的人。

推荐古诗: 垂钓杨柳枝(两枝杨柳小楼中)夜雨(早蛩啼复歇)不见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秋夜独坐山居秋暝渭川田家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傲睨一世  睨:斜视。高傲地旁观,对当代的一切都不看在眼里。形容傲慢自负,目空一切。
  • 爱富嫌贫  嫌弃贫穷,喜爱富有。指对人的好恶以其贫富为准。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暗室私心  指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同“暗室亏心”。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 百不一存  一百个里面没有留下一个。表示丧失殆尽。
  •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奔逸绝尘  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