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孟子说:“拥有辽阔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是君子所追求的,但他的快乐不在于此。站在天下的中心,安定四海的人民,君子乐于此,但他的本性不在于此。君子的本性,虽执政于大的行政也不会增益,虽穷困窘迫也不会减损,这是天分已经定好的缘故。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根植在心中,所以其肤色润泽,流露在脸上,充盈在肩背,流向四肢,通过举手投足,不用说话就能使人了解。”
注释睟:(sui碎)《文选·左思·魏都赋》:“魏国先生,有睟其容。这里用为肤色润泽之意。
推荐古诗:
宿府、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望终南山寄紫阁隐者、
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悯农、
浑河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念奴娇(水天空阔)、
菩萨蛮(柳庭风静人眠昼)
推荐诗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爱如珍宝 形容十分喜欢。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 不白之冤 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 不痴不聋 人不傻,耳朵也不聋。常与“不成姑公”连用,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阿婆阿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规格,方式。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