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怎样合成一个“愁”,是离别之人的心上加个秋。纵然是秋雨停歇之后,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别人都说是晚凉时的天气最好,可是我却害怕登上高楼,那明月光下的清景,更加令我滋生忧愁。往昔的种种情事好像梦境一样去悠悠,就像是花飞花谢,就像是滚滚的烟波般向东奔流。群群的燕子已经飞回南方的故乡,只有我这游子还在异地停留。丝丝垂柳不能系住她的裙带,却牢牢地拴住我的行舟。
注释心上秋:“心”上加“秋”字,即合成“愁”字。飕(sōu):形容风雨的声音。这里指风吹蕉叶之声。年事:指岁月。“燕辞归”句:曹丕《燕歌行》:“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悉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此用其意。客,作者自指。淹留:停留。萦:旋绕,糸住。裙带:指燕,指别去的女子。
推荐古诗:
中山孺子妾歌、
征夫、
春思、
洛桥晚望、
行香子(天与秋光)、
薄命司对联(春恨秋悲皆自惹)、
临江仙(白玉堂前春解舞)、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明月夜留别(离人无语月无声)、
登余干古县城(孤城上与白云齐)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不堪造就 指没有培养前途。
- 不足为据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 百顺百依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