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举例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笑里藏刀举例

笑里藏刀举例

查看笑里藏刀全诗

卫鞅行诈  战国时,秦国派卫鞅率兵攻打魏国,魏国闻讯,速派公子邛抵御。双方势均力敌。卫鞅想很快取得胜利已不可能,于是,卫鞅便筹划一场假讲和的骗术。这天,卫鞅派人给公子邛送去一封信。信中说:“我们曾是朋友,分别担任两国家的将领,说实话,我不忍心打仗,我愿和你讲和,成为盟友。咱们相约饮酒欢宴,互相退兵,使秦、魏两国人民永远和平、安宁。”公子邛见信后,甚为高兴,以为卫鞅真有诚意,便按照他指定的地点来参加宴会,谈判结盟。谁知,他还没有走到谈判地点,便遭到卫鞅埋伏军队的袭击,进而袭击公子邛的部队,并把公子邛及其全军俘虏到秦国。魏惠王听到这个消息,慌恐不安,连忙答应割让河西的大片土地给秦国。

袁世凯告密升官  在所有升官术中,告密被求官者视为升官最快、最省力的方法,既不花钱,又不用说好话,简单的通风报信,就可以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袁世凯是中华民族的败类,此人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丧尽天良,为虎作伥。袁世凯曾任驻朝鲜通商大臣,1895年起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1896年曾加入过康有为等组织的“强学会”,貌似进步,迷惑了一班子书生气十足的维新人士,光绪帝对他也寄予莫大的希望。  1897年,袁世凯任直隶按察使。为了寻求支持变法的军事力量,光绪帝于9月16日在玉澜堂接见了他。光诸帝先问他新政是否合宜?袁满口赞扬。光绪心里高兴,又问他:“要是让你统率军队,你肯对朕忠心耿耿吗?”袁马上磕头发誓:“臣当竭力报答皇上厚恩,一息尚存,必思报效。”  第二天,光绪帝就降谕拔擢袁世凯为侍郎候补,令其专办练兵事务,以此拉拢袁世凯支持变法。  1897年9月18日晚,维新派首领谭嗣同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到法华寺袁世凯的住处,坦率说明自己来访的目的,动员袁杀掉荣禄,包围颐和园,迫使慈禧等就范,保护新政,救护光绪。否则就请他去颐和园告发,牟取荣华富贵。袁当场慷慨激昂地表示:“袁某与谭君都受到光绪皇帝的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还拍着胸脯说:“诛荣禄如杀一狗耳!”  1897年9月20日,袁世凯离京请训时,光绪帝再一次在乾清宫召见他,除勉励袁好好训练新军外,还谆谆嘱咐,要他保护新政,并赐密诏一道,表示对袁的信任。以光绪帝、康有为等为首的维新党,既无政权,又无军权,两手空空,却要对付慈禧这一帮根深蒂固的封建顽固势力。大祸临头之际,只得孤注一掷,寄希望于这个外表拥护新法的袁世凯。谁知袁一到天津,便直奔荣禄住处告密。荣禄连夜赶回京城,直抵颐和园乐青堂求见慈禧太后。慈禧半夜爬起来听了荣禄的报告,气得七窍生烟,即刻带领大批随从摆驾还宫。于是,百日维新就此夭折,慈禧太后再次登上九龙宝座,开始“训政”,变法君子被杀,光绪被囚瀛台。  袁世凯因告密有功,受到慈禧的宠爱,官位一升再升,最终成了影响清政府内政外交的北洋集团的首脑人物。

李林甫口蜜腹剑  唐明皇时,有两位宰相共辅国政,一个是拘谨正直的李适之,一个是阴险奸诈的李林甫。李适之一向反对李林甫,李林甫一直想陷害李适之,但在表面上两人还很要好,看不出有什么冲突或矛盾。  有一天,两人闲谈中,李林甫劝李适之说:“华山出产金矿,谁都知道,如果开工采掘,实为国家增加无穷财富,你何不奏闻皇上?”适之是老实人,亦认为有理可行,果然上折奏知唐明皇。唐明皇召见李林甫问:“适之所奏华山有金矿可采,你知道吗?”李林甫饰词相答:“小臣近常为陛下的疾病担忧,深知华山金矿的那一方位,实为陛下本命,地下隐伏着王者之气,如果采掘,不利于陛下龙体,臣正以此为忧,故不敢将此事奏闻。”唐明皇听此,认为李林甫才是最体贴的忠义之臣,李适之存心整蛊,从此对适之逐渐疏远,终于免除官职,由李林甫一人当政。  李林甫当权,第一步就是排除异己,引用一班亲戚贪佞之人,对那些正直之士,务必除之而后快。有一位名重一时的绛郡太守严挺之,唐明皇对他十分敬重,要加以大用。李林甫看在眼里,怕此人重用后会影响自己的权位,乃想办法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猛拍其膊头,说他和令兄如何之相好,怎样之深交,并且当面许诺一定要保奏此位弟弟做个员外郎,以示关切和对好友严挺之的敬意。然后再透露说:“皇上对令兄非常敬重,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令兄内调回京,方能及时水到渠成。”严损之已被迷魂汤灌得晕陀陀,便问有什么办法。李林甫故意想半天才说:“不如这样,你写封信给令兄,叫他写一封呈文来,说患有风湿病,希望能到长安来就医,我自会代他设法。”  严挺之接到弟郎家书后,信以为真,还认为李林甫对自己另眼相看,便如所属,写一封“乞调回京就医”呈文。李林甫拿到这通奏折,即跑去参见唐明皇,说:“严挺之年事已高了,又患风湿重症,行坐甚为不便,不如给他一个闲官调到气候好的地方去调养,也正好见圣上对下臣的体贴。”唐明皇对李林甫是言听计从的,毫不考虑竟批准,把严挺之调到“闻道花似锦”之洛阳去做个领干薪的闲官,连太守也做不成了。

推荐古诗: 酬裴相公题兴化小池见招长句卖炭翁醉时歌题乌江亭营州歌游太平公主山庄清平乐(别来春半)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狱中题壁(望门投止思张俭)

推荐诗句: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寸寸微云,丝丝残照,有无明灭难消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家争鸣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并驾齐驱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不臣之心  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会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乱的野心。
  • 不分彼此  形容关系密切,交情深厚。
  • 飞云掣电  掣:闪过。像流云飞和闪电一样。形容非常迅速。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
  •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属自己分内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处。
  • 白白朱朱  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 繁文末节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