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赏析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朝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 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 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 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 今宵不忍圆。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注释及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查看全部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赏析

“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渡湘江南浦别喜达行在所三首(其二)寄扬州韩绰判官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一斛珠(晓妆初过)南涧中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陇西行洞仙歌(江南腊尽)

推荐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待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推荐游戏: 【卷舒入元化】的下一句是什么【每列鹓鸾序】的下一句是什么【读君学仙诗】的下一句是什么【绕池闲步看鱼游】的下一句是什么【邯郸驿里逢冬至】的下一句是什么【惟有饮者留其名】的上一句是什么【英姿飒爽来酣战】的上一句是什么【汩没一朝伸】的上一句是什么【绿字锦苔生】的上一句是什么【蛾眉憔悴没胡沙】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跋扈自恣  形容为所欲为,无所忌惮。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存芥蒂  芥蒂:本作“蒂芥”,细小的梗塞物,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宽,气量大。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及之法  指不适用的法规。
  • 不破不立  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 方领矩步  方领:直的衣领;矩步:行步合乎规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饰和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