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赏析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朝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 凤帏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 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 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 今宵不忍圆。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注释及译文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查看全部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赏析

“春秋多佳日”。“山亭水榭”的风光当分外迷人,但词人却以极冷漠的笔调作出此词,因为“良辰美景奈何天”,消除不了“凤帏”中之“寂寞”——独处无郎,还有什么赏心乐事可言呢?“凤帏”句使人联想到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名句:“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如此情状,叫人怎不颦眉,怎不愁闷?有意味的是,词人使“愁闷”与“颦眉”分属于“新”“旧”二字。“旧”字以见女主人公愁情之久长“新”字则表现其愁情之与日俱增。一愁未去,一愁又生,这是“新”;而所有的愁都与相思有关,这又是“旧”。“新”“旧”二字相映成趣,更觉情深。...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辛夷坞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菩萨蛮(茫茫九派流中国)清平乐(风云突变)五律(外侮需人御)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烧香(茹芝却粒世无方)

推荐诗句: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临水一长啸,忽思十年初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推荐游戏: 【耐可乘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楚人不识货】的下一句是什么【日色悠扬映山尽】的下一句是什么【向夜欲归愁未了】的下一句是什么【[21] 前事思如昨】的下一句是什么【常思仙仗过崆峒】的上一句是什么【孤灯此夜情】的上一句是什么【马去东回一望尘】的上一句是什么【紫气排斗牛】的上一句是什么【平人固骚屑】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 百年之柄  柄:权柄。形容长久的大权。
  • 百世不磨  名垂久远,永不磨灭。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