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赏析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朝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文及注释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瑞脑那沁人心脾的余香。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查看全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译文

王洛兒,是京兆人。年轻时擅长骑马射箭。太宗做太子时,在东宫供职,侍从出游打猎,日夜不懈。为人诚实,未曾有过失。太宗曾到浸水以南打猎,踏冰过河。冰块陷落淹没马匹,洛儿投身水中,救太宗...查看全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秋景,寄乡愁,应是李清照晚期作品。依词中“仲宣怀远”和“莫负东篱”两句,这首词大概作于李清照南渡后不久,时间大约是公元1128年(宋高宗建炎二年),那时赵明诚正在江宁任知府...查看全部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赏析

这首词的感情调子是比较低沉的。社会乱离,客居异地,词人在词中寄托了家国之思,有着身世飘零的感遇。“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寒日”,是说阳光有些惨淡、冷清。词中所写是秋天...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八阵图白头吟梦仙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入京诗(手帕蘑姑与线香)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推荐诗句: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推荐游戏: 【列缺霹雳】的下一句是什么【边月随弓影】的下一句是什么【辩折田巴生】的下一句是什么【眼花耳热后】的下一句是什么【渭桥南头一遇君】的下一句是什么【水树绿如发】的上一句是什么【罗幕昏金翠】的上一句是什么【金樽渌酒生微波】的上一句是什么【亦出中门便当游】的上一句是什么【范蠡扁舟未要追[2]】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昂头挺胸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参见“昂首挺胸”。
  • 安土重居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毕恭毕敬  形容态度十分恭敬。
  • 播糠眯目  撒播糠秕眯住别人的眼睛。比喻外物虽小,但造成的危害却很大。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茶不饭  不思饮食。形容心事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