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

病起书怀“位卑未敢忘忧国”赏析

查看病起书怀全诗

  “位卑未敢忘忧国”,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它的主旨就是热爱祖国。它总结了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伟大精神,揭示了人民与国家的血肉关系。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要立足自身的岗位辛勤工作了,多奉献,不添乱,就是爱国,就是忧国。热爱祖国有不同表现,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捍卫民族尊严,为国争得荣誉,维护祖国统一,发扬民族美德,等等,都值得赞美。

推荐古诗: 湘中滞雨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孟城坳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渔家傲(一曲阳关情几许)出县(匆匆薄领不堪论)金错刀行(黄金错刀白玉装)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雪欺霜  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舌之声  比喻唠叨、多嘴。
  • 百万雄师  为数众多、威武雄壮的军队。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倍日并行  日夜赶路。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兵连祸结  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 并行不悖  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