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古风·其十九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古风·其十九 赏析

古风·其十九

作者:李白 朝代:南北朝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西上 一作:西岳)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古风·其十九译文及注释

西岳华山莲花峰上,仙女光芒如同明星。素手握着皎洁芙蓉,袅袅而行太空之中。身穿霓裳广带飘逸,云彩一样飘然升空。约我登上彩云高台,高揖双手拜卫叔卿。惶惶忽忽跟他们去,乘鸿雁到紫色天...查看全部

古风·其十九译文

上古时代的人们,夏居荒野冬居山洞,以躲避毒蛇猛兽的禍害;自从有巢氏发明搭建房屋并教会大家之后,世人才建起有梁柱的屋宇来,人们才有了房屋可以居住,人民的生活才安定了下来。  房屋的基...查看全部

古风·其十九背景

此诗大约写于安禄山攻破中原之时。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诗人在想象中登上西岳华山的最高峰莲花峰,远远看见了明星仙女。“明星”...查看全部

古风·其十九赏析

这首诗一般都认为写于天宝十五载(756),时洛阳已陷于安史叛军之手,而长安尚未陷落。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查看全部

推荐古诗: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曲江二首醉后赠张九旭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闺怨送张五归山满江红(遥望中原)正气歌并序(天地有正气)己亥杂诗(一十三度溪花红)邻儿半夜哭(邻儿半夜哭)

推荐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推荐游戏: 【严光桐庐溪】的下一句是什么【清风吹歌入空去】的下一句是什么【渭桥南头一遇君】的下一句是什么【六军不发无奈何】的下一句是什么【敢辞课拙酬高韵】的下一句是什么【状同楚汉相攻战】的上一句是什么【数里送君还】的上一句是什么【我醉横眠枕其股】的上一句是什么【水上叶田田】的上一句是什么【种来三十春】的上一句是什么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矮子观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 安神定魄  魄:魂魄。安定心神,恢复神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八面莹澈  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百依百顺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博学多闻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愤不启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急之务  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