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赏析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赏析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赏析

查看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全诗

一九一○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
1910年秋,他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在离家别乡时,他抄改了下面这首诗留给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原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日本人所作。这诗在日本影响甚大,传人中国后也广为流行。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第1卷第5号曾译载此诗。毛泽东将原诗的“学不成名死不还”改成“学不成名誓不还”很可能是与记忆中的“不斩楼兰誓不还”之句相关。毛泽东用此诗借以表达自己一心求学、胸怀四方的志向、决心和意志。

推荐古诗: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回乡偶书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瑞鹧鸪(风韵雍容未甚都)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蝶恋花(我失骄杨君失柳)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推荐诗句: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山无陵,江水为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病入膏肓  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 伯埙仲篪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埙:陶土烧制的乐器;篪:竹制的乐器。埙篪合奏,乐音和谐。旧时赞美兄弟和睦。
  • 不安于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