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例证

位置:查成语 > 诗词大全> 突战例证

突战例证

查看突战全诗

  在城池被敌包围的情况下,要取得守城战的胜利,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城内部队顽强防守,争取时间,疲惫攻城敌军;二是必须有外援。这样,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即可击败攻城的敌军。第一次幽州之战中,辽军就是以此击败宋军的进攻而取得胜利的。

  太平兴国四年(979 年)五月,北宋灭亡北汉后,宋辽直接对峙。宋太宗企图挟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燕云地区。但宋军“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士卒疲乏”,因此大多数将领不赞成立即向辽进军,但无人敢直言谏阻。宋太宗以幽州为主要作战目标,数十万大军迅逮自太原转移兵力东进,越过山峦重迭、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企图乘辽无备,实施突然袭击,一举夺占幽州,然后乘胜收复全部燕云地区。

  五月二十日,宋军从太原分路东进,翻越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一路顺利,六月二十三日黎明便进抵幽州城南。辽南院大王耶律斜珍看到宋军兵锋甚锐,不敢正面交锋,遂率兵进驻治沙河北(今北京清河镇一带),以声援幽州,同幽州结成犄角之势,因而坚定了幽州城辽军固守待援的决心。宋太宗认为耶律斜珍只能凭险固守,不足为虑,便以一部牵制其军,以主力从四面围攻幽州。辽幽州守将韩德让、耶律学古一面加强防守,一面安定人心,以待援军到来。

  辽景宗耶律贤在得到宋军合围幽州的消息后,即派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南京宰相耶律沙率兵越过燕山增援幽州,宋军围攻幽州坚城不下,“将士多怠”,士气低落。七月初六,正当宋太宗督军攻城时,耶律沙的援军抵达幽州城外,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畔同宋军展开激战。战至黄昏,耶律沙不支,向后撤退。恰在这时,耶律休哥的骑兵赶到,数万人各持两个火把,宋军不测虚实,军心震恐。耶律休哥到达幽州城北后,即与原集结在清沙河北的耶律斜珍合军,分左右两翼向宋军展开猛烈反击,宋军被迫撤出围城部队。驻守幽州城内的耶律学古见机开城列阵,四面鸣鼓呐喊助威。宋军阵势大乱,失去指挥而大败。宋太宗中箭负伤,乘驴车南逃。辽军乘胜逐北,缴获宋军沿途遗弃的大量兵器辎重,宋辽第一次幽州之战至此结束。

  此战宋军的失利不是偶然的。宋军移师幽州,仅是一个方向的进攻,既未从幽州北面出兵牵制辽军,又未控制一定的预备兵力,一开始便将主要兵力投入战斗,企图速战速决,一举成功,以致一遇挫折,便无力挽救。其次是对幽州城的防御力量估计不足。幽州是辽的战略要地,辽必定会以重兵防守。宋军远程急进,无攻坚准备,以致顿兵坚城,陷于师老兵疲的困境。最后是缺乏打援部署。幽州既为辽战略要地,在受到围攻时,必以重兵增援。但宋太宗计不及此,未作任何阻援部署,只顾全力攻城,终为辽援军所乘,导致全军溃败。反观辽军,虽在宋军突袭初期遭到一些挫折,但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固守待援,为调集援兵赢得了时间。在援兵到达后,又成功地运用两翼包围的战法,终于取得了解围幽州、大挫宋军的胜利。

推荐古诗: 堂成剑客微雨长相思(一重山)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洞仙歌(冰肌玉骨)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七律(钟山风雨起苍黄)减字木兰花(双龙对起)

推荐诗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案牍劳形  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傲慢少礼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鳌头独占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炼成钢  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秉公办理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 拨草寻蛇  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