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对王国维史学研究的治学领域和治学方法有明确、清晰的说明。
甲骨研究 甲骨文晚清始发现,最早是王懿荣,后来刘鹗刊印《铁云藏龟》,继之,孙治让和罗振玉对甲骨文字进行研究。而将甲骨学由文字学演进到史学的第一人,则推王国维。他撰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殷周制度论》、《殷虚卜辞中所见地名考》、《殷礼徵文》以及《古史新证》等,他将地下的材料甲骨文同纸上的材料中国历史古籍对比来研究,用卜辞补正了书本记载的错误,而且进一步对殷周的政治制度作了探讨,得出崭新的结论,他的考证方法极为缜密,因而,论断堪称精审。
二重证据 他自己称以上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即以地下的材料与纸上的材料相比较以考证古史的真象。这种考证方法既继承了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又运用了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古史研究上开辟了新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方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郭沫若曾赞颂说:“王国维……遗留给我们的是他的知识的产品,那好像一座崔巍的楼阁,在几千年来的旧学的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段异样的光辉。”
推荐古诗:
游太平公主山庄、
浑河中、
锦瑟、
燕台诗四首、
耶溪泛舟、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孺博曼宣(一代才人孰绣丝)、
沁园春(独立寒秋)、
减字木兰花(春牛春杖)、
临江仙(忘却成都来十载)
推荐诗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热文成语
-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笔墨官司 比喻用文字进行的辩论、争执。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闭口不言 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秉烛待旦 旦:早晨。手持点燃的蜡烛待天亮。
- 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
-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